各参赛队:
“中国动力谷杯”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NACTranS)将于2016年5月在中南大学举行。
云顶4118网址登陆报名情况如下表:
类别 | 引导教师1 | 引导教师所在学院 | 队长 | 队长所在学院 | 课题名称 |
1.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陈文杰 | 轨道 | 曹缘 | 轨道 | 城市地铁闸机技术改革与应用 |
1.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朱琳 | 轨道 | 韩玮格 | 轨道 | 基于有轨电车的松江新城公交线网优化方案研究 |
1.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徐会彬 | 轨道 | 黄炎禹 | 轨道 | 基于物联网的公交车、车站、乘客三维信息联动系统研究 |
1.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朱琳 | 轨道 | 李林 | 轨道 | 新型有轨电车信号优先半实物仿真系统研究 |
1.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潘寒川 | 轨道 | 毛龙威 | 轨道 | 基于乘客满意度的地铁车站换乘衔接优化研究 |
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魏丹 | 汽车 | 胡庆文 | 汽车 | 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车辆前方道路与车辆检测避撞系统 |
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梁鉴如 | 电气 | 光金正 | 电气 | 上海地铁2号线车地通信在线监测仪 |
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徐会彬 | 轨道 | 戴翊韬 | 轨道 | 基于积分机制的步行楼梯的激励系统 |
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李培刚 | 轨道 | 丁苏云 | 轨道 | 互助式辅助导航系统 |
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陈文杰 | 轨道 | 任辉辉 | 轨道 | 螺旋式山路交通安全提示装置 |
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魏丽丽 | 轨道 | 王昊鸣 | 轨道 | 基于客流量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ATS系统节能运行模式研究 |
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徐会彬 | 轨道 | 王艺程 | 轨道 | 车联网对能见度较低情况下的行驶安全设计方案 |
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江磊 | 汽车 | 齐文飞 | 汽车 | 基于蓝牙通信的智能交流充电桩系统设计 |
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张静之 | 实训 | 冯超 | 飞行 | 一种潮汐可变车道控制方法及实现 |
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及其它 | 王孝兰 | 汽车 | 郭兴洲 | 汽车 | 新能源汽车用石墨烯锂离子电池优化设计 |
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及其它 | 李再帏 | 轨道 | 杨洪阳 | 轨道 | 基于虚拟仪器的轨道动力学参数采集与分析系统研究 |
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及其它 | 路宏遥 | 轨道 | 袁航 | 轨道 | 基于无人机的非接触式桥梁裂隙检测系统 |
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及其它 | 顾莹 | 飞行 | 张奕 | 飞行 | 搭载在旋翼机平台上的能见度测量系统研究 |
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及其它 | 刘景军 | 轨道 | 华自强 | 轨道 |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人工巡检信息管理系统 |
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及其它 | 肖曼琳 | 轨道 | 李思轶 | 轨道 | 蓄电池充放电智能控制与管理研究 |
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及其它 | 徐会彬 | 轨道 | 赵逸杰 | 轨道 | 智能化的地铁乘客冲门倒计时系统研究 |
4.大赛指定主题:轨道交通优化设计 | 任洪娟 | 汽车 | 刘江波 | 汽车 | 不停站列车系统设计 |
4.大赛指定主题:轨道交通优化设计 | 李立明 | 轨道 | 吴嘉丽 | 轨道 | 信号机的优化设计 |
4.大赛指定主题:轨道交通优化设计 | 石璇 | 轨道 | 黄军勇 | 轨道 | 地铁引导标识系统优化设计 |
4.大赛指定主题:轨道交通优化设计 | 王博 | 轨道 | 俞雯毅 | 轨道 | 互联网+城市轨道交通换乘客流诱导反馈系统 |
4.大赛指定主题:轨道交通优化设计 | 潘寒川 | 轨道 | 李思瑜 | 轨道 | 列车运行延误条件下地铁换乘站大客流预警系统 |
4.大赛指定主题:轨道交通优化设计 | 潘寒川 | 轨道 | 周天愚 | 轨道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承载能力分析系统 |
4.大赛指定主题:轨道交通优化设计 | 丁小兵 | 轨道 | 刘恩临 | 轨道 | 市郊线路快慢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以上海轨道交通21号线为例 |
4.大赛指定主题:轨道交通优化设计 | 杨聚芬 | 轨道 | 杨强 | 轨道 | 地铁隧道风力发电系统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
按照大赛时间安排,请以上参赛队报送参赛作品进展情况:
每个参赛作品提交“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参赛作品进度表”(附件1)电子版和纸质版各一份,由参赛学生填写,引导老师签字。
电子版于3月11日前发送至邮箱:yangg@sues.edu.cn,纸质版于3月11日16:00前送至行政楼307室。
教务处根据各队提交情况,于3月中下旬安排答辩,并推荐最多4件优秀作品(其中1-3项目类别作品不超过3件,第4项目类别作品不超过2件,在同一研究方向的推荐作品均不得超过2件)报送大赛组委会。具体答辩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同时,大赛组委会已下发本次大赛申报书、授权书及说明文档格式要求文件(附件2-4)请各参赛队根据最新申报书模板及格式要求进行准备,最终上交组委会的文件为:“参赛作品申报书”、“参赛作品说明文档(包括论文)”和“原创声明书及作品使用授权书”。
有任何问题可咨询云顶4118网址登陆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杨老师,电话67791346。
附件:
附件3.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参赛作品原创性申明及使用授权书
教务处
2016/3/1